2023年11月9日,在厦门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厦门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组织共同主办的2023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向国内外嘉宾介绍了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与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即福建海洋智库,简称:闽海院)联合编制的《“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报告(2023)》。
图为潘新春在主论坛开幕式上发布指数报告
在介绍报告诞生背景时,潘新春秘书长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绝大多数是涉海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其海岸带区域普遍面临工业化、城镇化和港口建设等带来的破坏海洋生态,挤占生物多样性栖息地,造成环境污染、湿地减少、生态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继续下去,会影响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海岸带资源可持利用。为全力落实“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海洋项目高质量建设和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联合闽海院编制了《2023年“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报告》。
该报告的评价对象是与中国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国家中的48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报告根据科学性、代表性、独立性和目标相关性的指标设计原则,在保证数据来源具有可靠性、数据可得或可测并可定期更新、具有国家或地区可比性的基础上,按照大气、土地、海洋、淡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7个主题选取了35个指标,分析了相关“海丝”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用于评估各国在海岸带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中的优势、潜力及存在问题,为评价对象国家的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期促进全球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图为潘新春介绍指数报告
《“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报告》已经连续三年面向全球发布,为更好地提升本智库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打造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的海洋公共产品,厦门大学和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决定共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实验室”,以全力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